通过一个热线电话,扰民的夜市噪音很快被消除;只需一刷脸,就能自由进出小区大门;只要开车保持55公里/小时的速度,就会一路绿灯;只要一张图,田间地头的农业信息都能了如指掌。
无论是街头巷尾、办公大楼、工厂车间还是田间地头,数字化、智慧化逐步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在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要取得重要进展,要完善市政设施体系,夯实县城运行基础支撑。其中,推进县城数字化改造,是重要任务之一。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经过多年数字化探索实践,通过找到县域定位、做好规划和实施路径,利用科技创新驱动效率提升、促进模式转变,从单点突破到推动县域整体升级,已经形成了一些可参考的有益实践。尤其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推动县域数字化建设,成为其转型发展的关键,也为我国县域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实践。
以科技驱动数字化升级是县域发展关键
日前,人民网联合华为云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县域治理研究中心共同策划的“人民会客厅·桑田岛时间”访谈节目,邀请了产学研专家聚焦“县域发展的数字化未来”进行了探讨交流。
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数字化建设成为培育和重塑县域发展模式、产业模式和治理模式,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认为,县域作为城尾乡头,通过数字化能够发挥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实现城乡协调的高质量发展。
理解县域数字化的价值与意义,要找到县域自己的定位。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委书记李志超认为,县域发展既要融入区域协同发展,还要专注打造本地特色,同时也要找到正确的定位和路径,进行顶层规划。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冯文猛看来,通过云、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下沉到县域,完成云节点基本能力集合构建,才能让县域拥有足够创新的技术能力。
有技术支撑,就可以整合资源,打造政府部门、产业和社会信息互联互通的新平台,实现统建共享,发挥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作用。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华为云中国区总裁张修征表示,县域数字化转型是体系化变革,要横向贯通成为整体,形成多方合力,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
“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县域的实践应该将平台上移,将服务下移。”单志广认为,县域发展要有全局思维,不能单打独斗,一定要上下一盘棋;还要有共享思维,发挥数字化发展的基础设施作用,实现统建共享。对于“平台上移,服务下移”,张修征表示,县域数字化是一个体系工程,是城市数字化的组成部分,“平台上移”融入一城一云大平台,“服务下移”建设以人为本的智慧县域,实现整个数据的价值最大化,更好地服务市民、服务企业。建设“一城一云”,可以达到“至简”的效果。“至简致远”也是华为云“一城一云”的设计理念,通过“一城一云”,能更好做出当地服务特色,节省成本,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
县域数字化发展呈现出“三新”特征
推进县城数字化改造,正在徐徐开展。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县域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晓斌将县域数字化发展概括为“三新”特征,即新思路、新技术、新模式。
“新思路是依托数字化重塑县域特色发展。”何晓斌表示,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对于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关键节点的县域而言,以数字化来培育和重塑县域发展模式、产业模式和治理模式,是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新模式是指联通县域产业、政府和社会信息的数字化路径。“为解决县域数字化赋能的难题,华为云提出的 ‘平台+N’针对产业、政府和社会分别打造共享平台,助力了县域信息的平台化、流通化。”何晓斌说,“新技术”是依托云节点能力赋能县域数字化转型。
以华为云为例,基于县域相关云节点的基本能力,采取多应用介入的手段,进一步集成视频云、云办公、智能运营中心、空间信息平台和党政通县域通等高频场景化能力;加载最新发布的政务aPaaS,助力县域数字化治理,为县域数字化赋能提供了技术支持。
何晓斌认为,当前县域数字化也面临成长的烦恼,比如思路不统一、局部与整体难平衡、长效机制不健全等,但只要具备了新思维、掌握了新技术,就能够通过构建平台进行创新找到自己发展的新模式。事实上,很多县域早就开始了行动,目前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云服务”成县域治理与经济发展好帮手
转变发展思维,积累技术支撑,一些县域正在寻找自身数字化发展的方向。
四川大竹县,正在利用地处重庆与成都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优势,以打造宜居县城作为突破口,通过云计算推动“智慧城管平台”,探索县城治理的新模式。
李志超介绍,大竹县全面梳理了县域发展概况,以数据普查的形式将大竹主城区划分2087个单元网格,完成各类设施109053个的确权和入库。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将城管通、处置通、领导通等终端整合,升级为“数字城管APP”,实行移动执法监督。同时,还将相关服务接到微信公众号上,让市民全面参与管理。
黑龙江哈尔滨平房区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发展,借助云计算将党政机关数字化、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等4大应用体系共19个系统进行共享开发与汇集融合。平房区搭建的“智慧电子政务平台”,将“政务OA”“天大小事”等内网应用集成到华为的WeLink中,实现消息、会议、视频、文档、审批、公告、邮件等功能的无缝对接,既满足平房区委公务人员的远程办公需求,又保障了党政机关的高效运转。
同时,平房区还引入差旅服务,打通了出差申请、出差审批、机票预订、酒店预订、垫资、预算管理、费用审计、智能行程等差旅服务的全流程,实现“出差审批一次、财务统一结算”,将在企业中的费控实践引入政府,不仅提升了公务人员的出行满意度,也大幅优化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县域数字化从“治理平台化”进阶“生态协同化”
众多县域正在通过数字化建设实现转型升级。
“县域实现数字化要经历信息数字化、治理平台化以及生态协同化三个阶段。”何晓斌认为,在信息数字化的初步阶段,面对各行业多元化的信息,诸多县域已经逐步完成了信息数字化的过程。大量信息虽分别收集在各个部门,但由于存在壁垒,部门分割和管理分治现象严重,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阻碍了数据的自由流动。
这也突显了数字化信息平台的重要性,各县域正为此全方位打造产业、政府以及社区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间数据的自由流通和相互流转,从而实现县域治理的平台化。
对于下沉到县域打造云计算平台节点的模式,张修征认为,县域数字化要打牢基础,垂直和横向贯通整合,云平台和数据要以城市为中心,要像使用水和电一样便捷,要联合运营商将县域的移动通信与宽带通信网络的地基打牢,同时县域数字化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一步一步走下去。对于县域数字化的推进,“三分靠建设,七分靠运营”,而且“以人为本”很重要。
多位访谈嘉宾表示,实现全方位治理平台化之后,县域的数字化要向生态协同化的更高阶段迈进。因为完整产业生态及资源的共享模式,还能创造出更高层次的优质资源,为县域特色创新提供保证。县域数字化发展需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更要方法科学,讲究效益,最终核心目标是要普惠大众,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更好的获得感。
来源:“人民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