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县域治理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县域治理研究论坛顺利举办

日期:2019/06/15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层级,为整合学术和社会资源,深化县域治理研究,推动县域治理的现代化,2019年6月15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县域治理研究中心召开成立大会,并举办县域治理研究论坛,围绕中国社会转型变迁过程中的县域治理问题,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县域治理研究中心主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民生经济研究院协办。来自清华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三十余位学者和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四川省仁寿县的主要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大会由清华大学县域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何晓斌主持。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县域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强发表致辞,对所有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从县域治理的历史传承、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县域治理的重要性。首先,中国的县域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中国自古就有郡县制度,在中国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基层治理作用,关乎中国人的文化认同,不懂县域,就不懂中国;其次,县域是中国基层社会的核心治理单位,关系中国的社会稳定,“基层不牢,地动山摇”,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变迁、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复杂情境中,县域稳,则基层稳;基层稳,则国家稳。第三,清华大学承担着中央整体性智库的职责,县域治理研究中心的成立,会努力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联合社会上多方面的县域研究力量,为推进中国的基层治理创新,为国家在健康道路上稳定发展而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副院长王天夫教授在致辞中对县域中心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并指出,清华社科学院培育出的很多学生已经成长为县委书记、县长,成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在基层摸爬滚打,他们对于基层工作的热爱、对基层工作的熟悉,对基层群众的关心,让人感到欣慰,让人备受鼓舞,让人看到力量。

随后,中心举办了揭牌仪式,中心主任李强教授、中心执行主任何晓斌副教授、中心副主任张鲁明、周瑾,社科学院领导王天夫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静教授共同为中心揭牌。与会嘉宾合影留念,为揭牌仪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成立大会后,与会专家和地方县域领导立足县域治理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就县域治理的重要性、研究现状、治理方法等议题展开学术对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部主任赵树凯表示清华大学县域治理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先行的、是前瞻性的,在县域研究方面走在了前列。他指出国家治理的基础在县域治理,县域治理处于中央政策和基层民众之间,起着社会稳定变压器的作用,同时也具有相当程度的治理自主性。县域研究未来要从县域政治、县域行政、县域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依托清华雄厚的学术实力做支撑,对县域治理做出开创性贡献。

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部主任龚维斌教授在分析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三个概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社会治理的概念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增进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并指出了中国创新社会治理的总体思路是发育社会,而重点任务就是进行社会建设。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张静教授追溯了中国基础治理制度的变迁,随着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和社会流动,社会治理从士绅治理、单位治理到公共社会的治理,从针对于局部封闭的熟人社会的治理转向针对流动的、异质化的公共社会的治理,传统社会治理已无法适应现有社会结构的变化,造成了许多社会冲突。为此,现代社会治理需要特别重视基层社会组织的连接、庇护、协调、应责和代表机能的作用。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研究员指出,“小城市、大问题”,中心的成立紧紧抓住了时代的脉搏,直接面对了中国社会的真实问题,并对县域研究的发展和学术体系的建构指出了三个方向:一是把强县和富民结合起来,二是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三是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对未来县域治理的研究方向做出了针对性的指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庆智分析了县域治理存在的困难、原因和对策。他指出中国县域的复杂性和地域的差异性,使得县域治理存在很多困难,比如资源浪费、政府兜底和社会力量参与不够等,县域治理的现代化需要明确县域治理谁是主体、治理什么、怎么治等问题,让不同的力量包括党政力量、社会力量、市场理论在多元、契约化的社会都充分发挥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教授指出,县是一个跨越社区层级的研究单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体而微的“国家”,是国家与社会、官与民之间最完整意义上的界定,是国家和社会、官与民之间真正的枢纽。县政是国事的基础,是国事的依靠。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要调整好国家与社会、官与民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陶传进教授指出了中国基础治理存在的三个问题,一是从县到乡镇存在行政指令式的强压性方法,二是乡镇对上的应对策略不尊重社会规律,存在严重的行政形式化倾向,三是乡村治理从职能到权限上缺乏足够的自主空间。这三个问题,以乡镇为中心无法解决,从村庄和社区也无法解决,都需要以县域为中心来破局解困,这也是县域治理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

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委副书记战青林结合霍林郭勒市的绿色发展实践分享了县域治理的经验。作为以煤炭为资源禀赋的地区,霍林郭勒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城市草原全域生态城市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赢、相得益彰,对县域生态治理研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县长、清华大学2014级博士生贺旺,从人、财、物三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梓潼县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以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为支撑,总结了县域治理的几点经验,一是创新干部人才机制,二是建立薪岗相适的工资体系,三是壮大县级财力,四是增强基层治理的自主性,五是完善县域治理考核评价体系,六是优化监督体系,增加综合性的评估。

四川省仁寿县政协主席黄海波详细介绍了仁寿县作为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县、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县的治理经验。仁寿县利用成都正南第一城的地理优势,坐拥两大国家级战略的政策优势,享有三个半小时经济圈的资源优势,占据资源独特的旅游胜地的生态优势,重点把握五大产业集群的产业优势,全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县域综合治理的典范。

在点评环节中,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张小劲教授,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主任谈火生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冯文猛对上述学术研讨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张小劲教授表示清华大学县域研究中心迈出了县域类型学分析的第一步,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谈火生教授指出,从国家结构角度来讲,县域治理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基本的框架;从政策创新角度来讲,县域治理是政策创新的活水源头,中心的成立恰是选择了非常关键的领域开展了关键性的系统研究。冯文猛研究员提出县域治理研究要以问题为导向,以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教育中的具体问题为抓手,解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

会议最后,中心执行主任何晓斌作总结发言,对所有嘉宾的到来和筹备、组织、参与本次论坛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心将以此为起点,抓住机遇,发挥清华大学的智力优势,深入研讨县域治理的理论与方法,开展县域治理的基础性、前瞻性、针对性研究,为推动社会治理和县域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